我们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该产业链分工严密、专业化程度高、规模庞大:上游负责底层技术搭建,通过软件、脚本开发,利用黑客程式快速爬取平台优惠信息,同时卡商、号商和代理IP提供虚假用户的银行卡、电话及网络地址信息。与中国传统的勤俭节约理念不同,新节俭主义追求的是省钱不减体面,在精打细算节约开支的同时并不放弃享受生活。
用户的社交需求、心理需求超越商品消费本身,而商品消费则被异化。但目前,羊毛经济的黑灰色产业依然活跃,对其进行治理,需要政府、平台、企业各层面共同努力。例如,在2015年的双十一活动中,羊毛党对某消费平台返还双倍积分的生日礼包活动发起攻击,通过虚假会员刷单14亿多元,获骗7亿多积分。其三,营销设计与网络安全漏洞为羊毛党提供了可乘之机。从消费角度看,薅羊毛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低价格的商品,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有助于激发消费需求。
众多传统企业开展线上业务,一方面享有小程序营销便捷性、稳定性、用户触达性等优势。四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强化公民守法意识,使其能够自觉抵制违规违法行为。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与重大风险期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握21世纪第三个十年及以后一段时间中国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与国际的重大机遇与关键挑战,如何理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期,如何继续维护与延长对中国发展有利的战略机遇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第一,从主观条件上看,中国长期具有发现与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现实需求。一是在意识层面,党中央高度重视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和延长问题。与此同时,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外部压力,除了现存霸权国的持续压制,还面临着西方所谓宪政、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等政治思潮的侵蚀。党的领导是中国一切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党对战略机遇期的高度重视也会成为战略机遇期得以延长的根本保证。
基于这些深刻思考,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以及2021年3月发布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前加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时间状语,既正面回应了当前不少人对战略机遇期的疑虑,还延长了2002年最初表述时的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时间限定,将其拓展至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和更长的时间。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要重视各种风险和挑战,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当下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全力识错纠错避错,确保各项政策不走样不走偏,定能确保战略机遇期的延长。全球化新火车头的地位、世界对中国发展的看好与依赖,无疑为中国创造了更多能够主动影响世界的战略新机遇。第一,发挥制度优势与推进治理现代化,加强学习与安全保障工作,在内外部困难与挑战中提升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战略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必须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工作会议上强调国家安全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谋划。
当前,在西方将衰未衰、中国将强未强的关键时点,要从持久战的角度出发(杨洁篪: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2020年版,第75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具体国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不对西方制度亦步亦趋,而是以我为主,优先办好自己的事。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方向,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战略前提,以稳中求进为战略基调,从而根本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教条化私有制、简单化选举制、机械化减少政府干预、片面化提倡金融自由化为核心逻辑的华盛顿共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构甚至崩溃的困境。
党中央总结近代史上因闭关锁国、痛失机遇最终导致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丧失早期经济增长时机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三是在制度层面,愈发凸显的中国政治经济制度优势为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机制保障。
在国际权力结构转化期、全球发展格局调整期与科技革命蓄势期三大历史长周期叠加之际,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下中国发展环境作出的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战略研判,也是继2002年党中央首次提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之后,再次对国内外形势作出的坚定而审慎的决策部署,直接决定中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形势认知与政策走向。只有与历史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近年来,中国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样为不断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积累了长足经验与心理准备。正如2021年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所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国际大局必须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加强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悉心经营新型大国关系,营造开放的营商环境,打破西方对关键技术的垄断,不断加强对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吸引力,促进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持续上升。制度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最大优势,战略机遇期的维护和延长离不开制度完善。(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作者:刘伟 进入 刘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战略机遇期 。与中国发展蒸蒸日上形成鲜明反差的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打破美国自由主义监管制度的神话,特朗普美国第一政策撕掉了美国软实力的虚伪面具,弗洛伊德事件、美国撤军阿富汗与新冠疫情防控失败更是暴露了美国人权至上的谎言,继经济实力结构出现东升西降的变局后,以自由、民主、人权为核心逻辑的西方话语霸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机。
对外则不断同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企图阻断中华民伟大族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斗争到底,抵御住来自外部的经贸战、科技战、边境摩擦、风险输入防范等各类压力,还坚决开展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等斗争。针对过往500年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中国弱化传统安全变量,强化经济发展因素,统筹发展和安全,从而把握住了战略机遇期。
第二,从客观条件上看,世界复杂矛盾与全球要素流动性为中国提供发展新契机。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却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
总之,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在开放合作方面,中国持续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以扭转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的不利局面。
二是从世界经济结构看,亚太地区与发展中国家重要性的提升无疑为中国发展带来更多战略合作的机遇与空间。(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21世纪第三个十年开局,跨境投资折射世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预期,同样也代表着中国对新一轮全球化前所未有的牵引力。与前三次技术革命中国远远落后不同,第四次科技革命中,中国凭借快速的能力积累与技术学习,充分利用国内广阔市场、创新环境与政策引导,与西方站在一条起跑线,甚至在5G研发与运用、智能生活、智慧城市、共享经济等领域中国处在世界领跑地位,成为引领全球智能化格局的新兴力量,还在超级杂交水稻、纳米材料、量子科学、超级计算、北斗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科技成果上造福人类。第三,从主客观互动看,中国主动推行大国外交、塑造外部新环境为中国延长战略机遇期而腾挪出的有利条件空前增加。
冷战结束以后,党中央从国际矛盾、周边形势、科技革命等各方视角发现中国发展的有利条件,敏锐地发掘有助于突破国内困境的条件与抓手,捕捉提升综合国力竞争优势的诸多战略细节,清晰勾勒与准确设计下一步国家振兴的前进步伐与壮丽前景,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士气。战略机遇期不仅需要主观意识与客观条件,还讲求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互动与转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的战略选择,《管理世界》2018年第12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二战以后的新一轮政治觉醒。三、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政策建议 历史告诉我们,能够认清形势,洞察、把握与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几年、十几年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还可能影响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数百年民族命运。
研判与延长中国发展仍然存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战略进取姿态。第三,从主客观条件互动看,中国运筹能力与国际格局演变不断营造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2021年,中国GDP已跃升至美国的74%左右、欧元区的114%,稳居世界第二位。85%美国人则认为,美国自身政治体系需要重大变革或彻底改革。第二,从客观条件上看,大国博弈复杂矛盾与全球化重塑的大势为中国延长战略机遇期而可利用的空间空前拓宽。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据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深刻演变和国际政治经济结构性变化特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和各领域的循环畅通。
2021年中国经济增量超过1.2万亿美元,连续15年对全球经济贡献超过25%。二、为什么21世纪第三个十年和更长的时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此起彼伏。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对此,面对新的挑战与风险,中国的态度是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所推进的方法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所聚焦的目标是全力办好自己的事。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重心第一次出现向非西方世界尤其是亚洲转移的态势。
提出改革强军战略,领导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国防和军队改革,还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建立一系列能够确定国内国际风险应对与保障战略机遇的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成果迅速产业化为中国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创新机遇。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